自驾游的线路路程安排:拉萨——姐堆秀——松若林——扎囊县城——白种村——扎囊——吉汝乡——加麻乡——雅桑寺——泽当——桑日县——丹萨梯寺——阿扎乡——拉萨,全程路程为526千米。
拉萨-姐堆秀-松若林-岗则寺,路程为104千米,推荐阅读自驾游西藏出行前必须准备。
姐堆秀,这个地名对于了解西藏的人涞水并不陌生,这里以手工帮典闻名,这是这个地方唯一一个吸引游客前来的理由以前我一直是这样认为的,直到认识了姐堆秀岗则寺的主任——僧人格桑,我们是在他的邀请下再次来到姐堆秀的,但就是这次的探访,让这个小镇成了我魂牵梦绕的地方。
从拉萨出发,穿过曲水大桥,进入孕育了西藏文明的“天河”——雅鲁藏布江流域,然后继续朝藏南谷地进发。
在路上,格桑给我们讲述了他的故事:他现在30岁,他的父亲曾经是乃琼寺的僧人,后来迁到了村里。他继承了父亲的遗愿,留在岗则寺继续从事管理工作。他的爱好很多,拍照、旅游、写诗、看电影。我们也就格桑的爱好聊了蛮久,然后话题回到了他的寺院和他的修行生活,我的心也被他的话题从远方扯回到现实中。
后来,格桑带我们去了镇上的一户藏民家看帮典的制作过程。所谓的帮典,就是俗称的围裙,由羊毛织成,色彩艳丽,一般是已婚的妇女系带,在藏族人的意识里,妇女如果不围围裙,会给丈夫带来不幸。据老阿妈介绍,帮典是几百年前,藏族的先民们按照雨后的彩虹的模样编制出来的。
离开姐堆秀后,向南驶入乡道,窄窄的柏油路代替了砂石路。没走几公里,看到了一个路牌,提示松若林寺到了,格桑指着路牌说,他们居然把寺名写错了,话语间有着无限的叹息。
从路边到山脚下的松若林寺需要穿过民居,距离约3公里,是土路。佛塔和民塔相互映衬,有很多的擦擦堆积在佛塔外。有一只黄色的小狗一直跟着我们,直到我们转完佛塔,走进寺院,小狗才在门外安静的趴下。
寺院只剩下了这座三层小楼,一楼用来堆放杂物,二楼才是大殿,多龙也是寺院的主任,对我们很热情,可能是因为我们是这些年来的唯一的客人,多龙主任今年已经69岁,仍是精神矍铄的,他带我们参观寺院,还强烈推荐我们去山上走走。
我们最终接受了多龙的建议,沿着佛殿边的小径上山,四周都是荒废的建筑,偶尔会有一两位僧人倚靠在残破的石墙下念诵经文,也会不时遇到一两个村里的小男孩在废墟间奔跑嬉戏。到山顶,看到一座“佛殿”,周围是各种各样雕刻精美的玛尼石刻,其中最多的是佛像,在经过风雨的洗礼后,更加的圆润,彰显着历史的厚重。我轻轻的摩挲着他们,这些都是难得的艺术品,让人想带回家珍藏。
在月亮升起的时候,我们才抵达岗则寺,不过这时候的太阳还未下山。通过那扇艳红的大门走进寺庙,引入眼帘的是一个花园,很小但很温暖,在花园左侧有一条小溪绕过花园后的佛殿,有一位阿尼在殿前磕长头,院子里晒满了香料,二楼的阳台上有一只小猫趴着晒太阳,空气中弥漫着糌粑清香,听着潺潺的水声,突然间,心安静了,似乎时间静止了,原来日子可以这么的简简单单。
寺院的晚餐是全素的,但很美味。让我们意想不到的是,晚餐的主食竟然是意大利面,只不过是藏式的做法。
回来后,我一直惦记着在那里的简单生活,还想到那里吃一顿全素的饭。
西藏中国青年旅行社是西藏旅游分社以服务第一,诚信为本为宗旨,在区内外获 广泛好评。目前,西藏中国青年旅行社拥 有一批经验丰富、注重信誉、讲求效率的管理人 员和一支训练有素、语种齐备的翻译导游队伍,为您愉快的旅途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自助游客进藏的几种方式 鹿似乎只出现于西藏的旱期岩画里 耗牛图像的自然属性与超自然属性
涂绘类岩画主要集中在藏北地区 布龙、塔康巴等岩画点出现的耗牛图像 耗牛岩画的艺术表现及种类划分
耗牛图像在西藏岩画中的普遍性 岩画反映出截北与截西两大岩画类之间的联系 关于西藏岩石的一个小故事
西藏岩画断代有重要作用 西藏岩画的考古年代 西藏地表大石岩画去旅游观赏 了解西藏洞穴岩画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