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早晨起得很早,写完信就安排普琼去锡金边境。喝了茶以后,我叫乌金到集市上去买我们路上吃的食物。他买了许多饼和新鲜的细面条,我很喜欢吃这种面条。一个马夫牵着两匹备好鞍的强壮的马在寺庙西门外等候我们。我们把行李交与仲钦的仆人保管。下午三点,我们离开扎什伦布,骑着马不快不慢地向扎西尖扎村走去。仲钦穿着僧人的服装,头戴一顶有绸布衬里的僧帽,可是当我们到达这个村子后他就换上了一顶衬着褐色缎子的狐皮帽。从扎西尖扎向扎什伦布望去,景色十分美丽,在该寺中央的四个扎什喇嘛灵塔殿的镀金的顶,在阳光照耀下闪闪发光。
扎西尖扎村位于一个约20英尺高的山丘上,我们必须走一条小路才能到达那里。村里的巷子弯弯曲曲,很脏。房屋墙上涂着红、黄、蓝三色的陶土。房子前面以围墙围成院落。从外表看,这里的房屋是舒适的。路的左边有一个造得很精巧的“门冬”(石堆)。这个村子住的都是扎什伦布寺的办事员、抄写员、画师和艺人,他们大多从拉章领津贴。村里有许多蝙牛。我们走过时,看见两个个子高大、样子凶蛮、穿着羊皮袄的男子,正赶着几头背上有驮鞍的耗牛走出村子。有些老人在门口晒太阳,有一队耗牛和驴子停在村口的佛塔前。
我们经过普荣夏菲村,这里有一组茅舍,中间有一个小花园和柳树林。然后经过德基拉丹村。在距离扎西尖扎两英里的地方,我们到达卡拉则东这个大村庄,村长是个代本(将军),他最近刚从日土附近的噶大克的部队卸任。从房屋外表看,这村庄很富有。我们走过苏纳巴拉村和沙夏村,离开多仁村和色玛容村,走了两英里来到努姆曲,现在这条溪流已经干涸了,它从那塘镇西北方的山上流下来。该镇与高原般的曲波雄山谷接壤。在这小河偏东一点的地方有一个大村庄名叫嘉措夏,村里共有十几所房屋,分为两三组。
下午五点,我们到达羌曲村。该村距离努姆曲大约一又四分之一英里,属于我的朋友大臣。这个村落的东边有一个小花园,园里有一所小房子名叫洛丁,大臣在秋季假日里总要在这房子里住几天并洗澡。羌曲是仲钦诞生的地方,我们要住在他的房屋里。这屋门口拴着两条大狼狗。两个仆人扶我们下马,另外两个在我们进屋的时候拉住狗。村落头人第巴什卡①迎接我们,他认出我是他的老朋友。我们被领到楼上中央的房间里,那里已为我们放了两个坐垫。这间房虽然宽大,却是又暗又有灰尘,房间的一个角落里有一堆像印度麻布袋似的耗牛毛口袋。我的仆人拉巴把我的康巴毯铺在坐垫上。他从院子里取来我们的行李和口袋。
第巴随即来到,他请我们喝茶和青棵酒来提神。拉巴特别热情地望着往乌金杯子里倒酒的女仆,向她眨眨眼,示意叫她也给他斟满酒,但令他失望的是她却转身走开了。过了不久,另一个女仆来了,她手拿一大碗酒,给仆人倒酒。然后,第巴的妻子来了,她手里提了一只漂亮的酒壶来给我斟酒,我谢绝了。几分钟后,正餐开始。他们用镀锡的铜碗(像盛沙拉的碗)给我送来饭菜。
第一道菜是羊肉糜和楷把,第二道菜是羊肉糜和细面条。第巴亲自服侍我,表示他对从远方来的朋友的尊敬。仲钦在另外一间房里吃饭,饭后他领我到他母亲的房里去。他母亲昂拉①老太太正和第巴的儿子丹柱坐在燃烧着的炉火前面。她已度过so多个夏天,她的头发已经是银灰色的了。我和他们坐在一起,稍后进来几个他们家的人。我们在一起喝茶聊天,谈论印度的几个圣城如瓦几拉森纳、瓦拉纳西(波罗奈)、卡皮尔瓦斯图的情况,又谈到印度现在佛教的状况,我告诉昂拉印度的圣城现已成为废墟,她连连叹息。于是我又对她讲古代印度和西藏的一段历史,大家都很感兴趣,仲钦对我的谈话感到非常高兴。我的慈祥的主人要安寝了,于是我向她告辞。在离去之前我送给仲钦两个卢比,送他母亲一个卢比,他们很勉强地收下了,对我说他们收下我的礼物是为了使我高兴,因为使我高兴是他们的义务。仆人拉巴领我到我的床前,我的床在我们用餐的那间房的一个角落里。第巴进来看我是否舒适,他发现我的被子比较薄,就给我送来两床厚毯子,我的仆人把毯子裹在我的身上。
西藏中国青年旅行社是西藏旅游分社以服务第一,诚信为本为宗旨,在区内外获 广泛好评。目前,西藏中国青年旅行社拥 有一批经验丰富、注重信誉、讲求效率的管理人 员和一支训练有素、语种齐备的翻译导游队伍,为您愉快的旅途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