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资谏是旅游活动中的客体,是发展旅游业的基础和不可缺少的物质条件.一个地区或国家旅游资滚的特色、丰度和分布状况,直接影响吸引旅游者数量的多寡和旅游空间范围的大小,也关系到旅游业的发展前景。对旅游资源的认识,是随粉旅游业的兴起而出现和不断深化的.由于旅游业是一项新兴产业,而旅游资源相对于其他单一的传统资源,在内容和构成上都要复杂得多.因此对旅游资源的确切定义,目前国内外尚未形成完全统一的表述。
1985年.郭来喜等人从资源学和人文地理学的角度首先对“旅游资源”下了定义。郭来喜认为:“凡能为人们提供旅游观光、知识乐趣、度假疗养、娱乐休息、探险猎奇、考察研究以及人间友好往来和消磨时间的客体和劳务,都可以称为旅游资源。”周进步认为:“旅游资源是指地理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中那些为旅游者感兴趣的、可以利用的物质条件。,方如康认为:“所谓旅游资源,就是能对旅游业产生经济价傀的观赏对象.也就是说凡是能对旅游者产生观赏吸引力的资源。”
同年,黄辉实从经济学角度提出了另一定义:“旅游资源就是吸引人们前来游览、娱乐的各种事物的原材料。这些原材料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非物质的。它们本身不是游览目的物和吸引物,必须经过开发才能成为有吸引力的事物.”这里他将资源与景点严格区分开,资源即原材料,景点即吸引物。
1992年,尹泽生在研究各家见解后,结合旅游资源普查试点工作,在《中国旅游资源查规范》一书中指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都可视为旅游资像。”这一定义明确了构成旅游资源的三个基本条件:一是对旅游者有吸引力,能激发人们的旅游动机,二是具有可利用性,随着旅游者旅游爱好和习惯的改变,旅游资源的包容范畴不断扩大.三是资源的开发能产生不同的经济效益、杜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在90年代中国旅游资源普查工作中,该定义被广泛应用,并为“国家标准GB/T 18972-2003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所采用。
西藏中国青年旅行社是西藏旅游分社以服务第一,诚信为本为宗旨,在区内外获 广泛好评。目前,西藏中国青年旅行社拥 有一批经验丰富、注重信誉、讲求效率的管理人 员和一支训练有素、语种齐备的翻译导游队伍,为您愉快的旅途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