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强烈推荐:
西藏旅游最新公告: 每条线路均为实价,报名敬请提前五天以上...2019.5.24
电话:13989999269(微信同号) 
攻略详情文章 您的位置 > 首页 > 西藏旅游攻略 > 正文

B型风格的图像特征与考古年代


文章来源:青年 加入时间:08-24-2011 浏览:6516536次

B型风格在图像学上的基本标志当以“美丽风格”的鹿为其标准,挺拔俊朗的形态;多枝的鹿角;躯干上双涡旋纹饰;蹄、眼、唇等细部的描述;四肢与蹄部的悬浮式表现等等,构成B型风格的图像特点。我们也可以将B型风格称作“鹿/兽逐图”风格。
B型风格的制作手法与A型风格是截然不同的,它采用的是线刻法,用线条刻画出物象的轮廓。它的线条表现流畅准确,华丽优美,富于装饰感。
B型图像作为一种风格,其内涵远远超过了“鹿”这一动物图像的内涵。我们认为B风格作为一段时期内流行着的艺术风格,藏北夏仓岩画代表着岩画晚期风格,从它的题材内容、表现手法与制作手法,都有一整套的方式与规定性。B型风格的基本特征有如下一些方面:
B型风格的动物种群以鹿为主.其次排列顺序是豹(或虎等食肉动物)、羊、狗、马等,一般不见耗牛和鹰。其代表性动物鹿的表现特征前面已详述,不再赞述。
一般不见狩猎场面.如果说A型风格主要表现为猎人与耗牛的关系,那么B型风格主要表现了兽逐鹿,即猛兽与鹿的关系,前者是人与动物的关系;后者则是动物与动物的关系。兽逐鹿中的兽或是豹、或是虎、或是狼,均为食肉类猛兽,所追逐者一般是鹿,也有羊,青海地区还有牛和骆驼。兽逐图可以说是B型风格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内容(见图44)。由于B型风格表现为一种纯粹的动物风格,既没有猎手(包括骑猎者)的出现,也不见高原特有的宗教符号系统,笔者认同兽逐图本身有可能是一种比较特殊的宗教观念的体现。.
在第二戏第二节的鹿图像里,我们已经讨论了“美丽风格”的外来文化性质。西藏层塔基上出现覆钵形圆坛,无论是动物物种的选择上,还是岩画所表现的基本内容,抑或是艺术风格,差异都是很明显的,可以说B型风格的基调与高原原有的艺术传统是不同的。换言之,B型风格不太可能是高原岩画内部逐渐发展演变出来的一种本土风格.而只能是一种异质的,但却是相当成熟的外来风格进人藏西地区的一种反映。一些西方的研究者,正是看到了藏西地区存在着这种岩画风格,便认为藏西地区的岩画当属于欧亚北方草原岩画系统,将拉达克与日土的岩画,划到大的欧亚北方草原艺术分布范围之中。的确,中亚草原岩画艺术中确实也有与之相似或相近的图像,它也确实证实了这一风格的外来文化性质,但就此将整个青藏高原岩画归属于欧亚北方草原岩画的结论却是值得商榷的。
从以往的研究情况看,B型风格是西周到战国时期流行于北方欧亚草原上的一种动物风格,它的年代也是比较明确的,一些研究者注意到,这种动物风格(主要是鹿的表现风格)与中国中原地区商周之际,特别是西周时期青铜器物上的动物风格有明显的相似性(见图164、图165).这种风格当时不仅流行于西周时期,也是北方游牧民族动物青钢艺术造像的一个重要风格,其基本特点是写实性与装饰性相结合,鹿的体态很优美,同时躯体内又有华丽的装饰性图像。http://www.xz323.com/zhinan/667.html由于藏西日土岩画的“美丽风格“的鹿图形(或“兽逐图’)造型上与外界有着这
样的关系,因此,藏西地区出现的B型风格岩画的考古年代,相对也就比较清楚,类似的图像,大致应该出现于公元前第一个千纪期间,其下限不会晚于距今2500年前后。
很显然,B型风格出现于藏西地区的时间.要晚于A型风格抵达藏西的时间,不仅如此,B+J风格在藏西地区的发展势头也不如先到的A塑风格。藏西地区出现B型风格的岩画点,不过六七处,典型的B型风格似乎只出现于日土县日松区的任姆栋岩画点。也就是说,无论是从岩画点的数量,还是整体的图像数最上看,B型风格都不能与A型风格相比。
 

西藏中国青年旅行社是西藏旅游分社以服务第一,诚信为本为宗旨,在区内外获 广泛好评。目前,西藏中国青年旅行社拥 有一批经验丰富、注重信誉、讲求效率的管理人 员和一支训练有素、语种齐备的翻译导游队伍,为您愉快的旅途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游客对B型风格的图像特征与考古年代的评论:

姓名 评论内容
提交评论:
您的姓名:
评论内容:
 
西藏旅游攻略
西藏旅游线路

咨询QQ:9896885 微信:13989999269 手机:13989999269 邮箱:xzcyts@qq.com

地址:西藏拉萨市天海路6号 备案号: 蜀ICP备12009688号-2 经营许可证: L-XZ00261
© 2019 版权所有 西藏旅游网 西藏青年国际旅行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