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江西 > 鹰潭旅游 

江西庐山玩几天比较合适,江西庐山3日游蕞佳旅游路线想去 去过

发布时间: 2022-10-20    发布者:月影依风    [移动版]

江西

江西庐山玩几天比较合适,江西庐山3日游最佳旅游路线

一、江西庐山玩几天比较合适,江西庐山3日游最佳旅游路线

庐山适合玩2-3天。

庐山看的是云雾.瀑布和别墅。喜欢幽静的可以去观云亭小天池,喜欢云雾的可以去观云亭五老峰,喜欢休闲的可以去如琴芦林两湖,喜欢日出的可以去含鄱口五老峰喜欢追古溯今的可以去东谷万国别墅群和庐山会址,喜欢爬山的可以去石门涧三叠泉瀑布

二、江西庐山玩几天比较合适,江西庐山3日游最佳旅游路线之路线规划与时间

day1:即从芦林湖开始。

day2:东线,含鄱口–五老峰–大口瀑布。

不建议从含鄱口坐缆车到大口瀑布,50元往返,个人感觉不值。含鄱口结束之后先去五老峰(也可以先去大口瀑布,坐观光车),五老峰其实不怎么累(跑3公里脸色发白的女朋友都可以轻松搞掂),走完五老峰后原路返回,很快,基本没有停留休息。最后去大口瀑布,一天的任务轻轻松松结束,剩余的时间去正街逛逛,吃吃!

day3:没看日出(可以去看)–三叠泉。

基本全程下山,不建议坐缆车,因为缆车到站之后还要走很长一段路,且是比较难走的路。下山直接走人,还要要上山的做好累成狗的心理准备,有钱人当我没说(轿子人力抬上山)。

特别提醒:江西庐山玩几天比较合适玩3天合适,江西庐山3日游最佳旅游路线。现在这种天气可以带件薄外套上去,也可以不带,我刚刚上去的时候感觉有点小凉,但是没多久就适应了,不知道是我比较耐寒的原因,还是天气确实变热了,总之看个人选择吧,我是因为不带行李箱且不想带太多衣服,所以才没带的,反正没感觉到冷。提前看好天气预报,有雨天的话自己备上雨衣(上面也有卖,但价格不详)。阿洁的联系方式:155 7982 8018(微信同号)

三、江西庐山玩几天比较合适,江西庐山3日游最佳旅游路线之住宿

温馨大床房,还行,就是有点小,头撞了好几次木顶。热水供应似乎有些不足,有一晚一点多洗澡没热水,只能被迫使用清凉的庐山泉水洗(好冷)。最好提前订好,靠近正街确实比较好,吃东西比较方便,但是远一点只要不下雨个人认为也不太影响(1公里左右可以接受),还有需要注意的就是离观光车站点的距离了,越近越好,但是有些距离也影响不大,同上。

四.江西庐山玩几天比较合适,江西庐山3日游最佳旅游路线之出行

  庐山索道:庐山有多处设有索道,长长的漆绿色索道像手臂一样延伸进雾蔼之中,景色壮美。索道在半空中吊起,上下左右都是流动的云雾,脚底下是曲折蜿蜒的巨大峡谷。颜色纯粹静默得让人头晕目弦。也是体验庐山美的一种好方式。

  索道乘坐地及票价:石门涧-电站大坝(单程30元/人);含鄱口-大口瀑布(往返50元/人);秀峰景区(往返50元/人)。

  庐山缆车:三叠泉缆车,高架电车站乘坐,往返80元/人。

阿洁的联系方式:155 7982 8018(微信同号)

五、江西庐山玩几天比较合适,江西庐山3日游最佳旅游路线之美食

1.庐山石鸡

庐山石鸡被誉为“游客最喜爱的十大赣菜之一”。石鸡其实是一种蛙类,处理干净后,加辣椒等佐料精制而成。 庐山石鸡具有“色泽深黄,肉质细嫩,香味浓郁,口味甚醇”的特点,喜吃蛙类的游客,一定不要错过这道菜。

2.庐山石鱼

庐山石鱼体型娇小,同锈花针长短差不多,故又名锈花针。石鱼生长在庐山的峡谷溪流中,不论炒、烩、炖、泡都可以。 其肉质细嫩,味道香醇,鲜美无刺,入口顺滑,即使不爱吃鱼的人,也会被其俘虏。

3.庐山石耳

庐山石耳与黑木耳类似,是一种生长于人迹罕至的悬崖峭壁上的菌类植物,吃法也有甜咸两种。 制成甜汤,口感清脆,滋味甜美,与其他辅料同煮,鲜味更佳。石耳与肉炖烧,咸香可口,清新微甜,使人难以拒绝。

4.庐山鲜笋

产自江西省庐山生态保护区的庐山鲜笋,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无论入汤、清炒、红烧,都能充分发挥其清香滋味。 清炒鲜笋能尝出其鲜脆多汁,红烧能品出其咸香回甘,入汤能喝到其清甜鲜香。各种吃法都值得一试!

5.庐山云雾茶

庐山云雾茶是汉族传统名茶,是中国名茶系列之一,属于绿茶中的一种。由野生茶改造而成,生长于山峰之上。 形容庐山云雾茶有“六绝”,即:条索粗壮、青翠多毫、汤色明亮、叶嫩匀齐、香凛持久,醇厚味甘,各位客官一品便知。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有空出去看看,追寻大诗人李白的足迹,欣赏庐山之景,品尝庐山之美味!尤为推荐庐山的一茶三石,切勿错过! 

想去江西旅游的朋友可以免费咨询一下江西庐山玩几天比较合适,江西庐山3日游最佳旅游路线阿洁的联系方式:155 7982 8018(微信同号)

标签:江西庐山玩几天比较合适,江西庐山3日游最佳旅游路线

你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热门攻略

用微信扫一扫

行知旅行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