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仲符号与其他符号的组合
雍仲符号早期有w祀”和“yi”两类,两者的内涵似乎并没有明确区别,早期“咫”的用途似乎比“断”来得更为广泛,分布的地域也要大得多,但中晚期以后,“断”的数量明显增加,晚期时“Lfi”才正式成为代表苯教的雍仲符号。
雍仲符号在青藏高原岩画中自始至终都在使用,中间不曾有过中断,早、中期的平均数量没有很明显的增减现象,惟有晚期洞穴涂绘岩画里有非常明显的七升趋势。晚期洞穴涂绘岩画中雍仲符号已定型为“断”,图像规范,符号也画得硕大而醒目,单独出现于壁面的场合也更多。雍仲符号在早、中期几乎不单独出现于画面,它们总是与其他图像(符号或写实的动物图像)共存于画面之中。我们注意到,在西藏岩画里,经常与雍仲符号相伴生的有如下一些图像:
日月符号与雍仲符号 ,树木图像与雍仲符号;动物图像.通常是此体形硕大的耗牛、鹿与雍仲符号 巫师或一些可能拥有特殊惫义的人物与雍仲符号;旗帜与雍仲符号;弓箭图像与雍仲符号;鹰或鸟类图像与雍仲符号;塔图像与雍仲符号,笔者认为研究雍仲符号与其他图像的搭配组合,要比孤立地研究雍仲符号本身更有价值,因为这些与之伴生的物象是远古高原人生活中具有重要意义或象征意义的内容。
与雍仲符号组合搭配的图像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具体的生产活动或生活用品,如动物、帐笼、弓箭、旗帜等,这些图像分别反映了猎牧民族日常生活的有关方面。动物代表了食物,帐篷代表着居所.旗帜可能象征着族群或部落,弓箭是狩猎的工具(不过,在许多原始部落的文化中,弓箭还往往象征着男性生殖器)。这些反映高原人生产与生活的图像与雍仲符号的组合搭配,有祈求或保佑部族的安泰吉祥意义。
另一类与雍仲符号搭配的图像,其本身也属于宗教符号,如日月、树木、塔、鸟类等图像,雍仲符号经常与这类特殊符号组合搭配,共同反映着高原人早期的精神生活。据此,我们推测这些组合可能反映了日月崇拜、树神信仰、鸟卜习俗或鸟图腾(或鹰崇拜)等流行于高原的早期土著宗教和习俗。雍仲符号与特殊人物的组合,可能反映了生殖崇拜的意味,不过雍仲符号与塔图像的组合却未必反映佛教文化,西藏岩画中的塔图像是否就是佛教的“卒堵坡”( stupa ),还需要进一步探讨。我们以为出现于青藏高原岩画中的塔图像,相当部分与佛教无关,更可能是苯教的石祭坛。
- 上一篇:雍仲符号的时间序列
- 下一篇:树木图像在西藏岩画中的特殊意义